第七届全国“计量地理与GIS”研讨会于7月14日在甘肃国际大酒店召开。本届会议由全国计量地理学与GIS教学研究会主办,兰州城市学院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全国34个单位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议开幕式由我校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李开明院长主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牟录贵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词,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徐建华教授致开幕词。牟录贵副校长充分肯定了此次会议在促进我国计量地理学与GIS教学与科研工作中的意义,指出本次会议的召开符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相关战略部署。开幕式结束后所有参会人员进行合影留念。
兰州城市学院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 李开明 院长 主持会议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牟录贵致欢迎词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徐建华教授 致开幕词
研讨会全体成员合影
随后参会学者围绕MOOC课建设、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城市场景识别、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有效能的测度、中国“春运”期间城市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再分析计划的气象数据流挖掘、新时代“多规合一”的探索、大气重污染累积的非线性动力过程、大型通江湖泊水体光学特性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变量)筛选、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土壤性质制图研究、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及其在水文气候研究中的应用、基于数字水印的时空地理信息采集与分析、时空预测混和建模、大气环境中PM2.5对甲苯的光降解作用、中国西北天山的降水量、中国西北干旱区向“暖湿转型”背景下开孔河流域呈变干趋势等方面交流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华东师范大学 徐建华教授 介绍MOOC建设及应用
河海大学 阮仁宗副教授 介绍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城市场景识别
兰州大学 李真博士 介绍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有效能的测度与政策启示
西北师范大学 潘竟虎教授 介绍中国“春运”期间城市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
郑州大学 李宏伟教授 介绍 再分析计划的气象数据流挖掘
重庆大学 韩贵锋教授 介绍新时代“多规合一”的探索与展望
吉首大学 史凯教授 介绍大气重污染累积的非线性动力过程
南京师范大学 李云梅教授 介绍大型通江湖泊水体光学特性及其驱动因素
湖南科技大学 刘贤赵教授 介绍基于PLS-VIP的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变量)筛选
兰州城市学院 王超博士介绍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土壤性质制图研究
西华师范大学 陈忠升教授介绍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及其在水文气候研究中的应用
南京师范大学 朱长青教授 介绍基于数字水印的时空地理信息采集与分析
兰州交通大学 张仲荣教授 介绍时空预测混和建模
吉首大学 刘春琼老师介绍基于多重分形方法确证大气环境中PM2.5对甲苯的光降解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 范梦甜博士 介绍基于地球数据产品模拟缺资料的中国西北天山的降水量
华东师范大学 杨海青博士 介绍在中国西北干旱区向“暖湿转型”背景下开孔河流域呈变干趋势
会议期间,针对每位专家的演讲内容,参会学员踊跃提问,演讲嘉宾做了详细的解答。

参会学员踊跃提问
会议的最后环节由徐建华教授主持,并宣布第八届全国“计量地理与GIS”研讨会将由淮阴师范学院承办,李开明院长对本次会议做了小结,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毛广雄院长就召开下期研讨会发出邀请。
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毛广雄院长就下期研讨会有关事宜致辞
会务组成员合影
撰稿:刘涛 审核:李开明